您目前位置:社大首頁課程大綱撰寫技巧與注意事項

課程大綱撰寫技巧與注意事項

課程大綱撰寫技巧與注意事項

 

課程編號:由社大填寫1

類      別:由社大填寫

課程名稱:應緊扣授課內容清晰易懂,名稱不宜過長以10個字內為宜,課程名稱不宜出現 

               “課”、“班”等,有關程度或副標可用括號呈現

開課日期:由社大填寫

上課時間星期   晚上(19:00-21:40)或 星期  下午(14:20-17:00)

理念目標:課程理念包含符膺成人學習與社大精神及本課程的開課宗旨;及所欲達成目標

                 如學員的學習成就及本課程所欲達成的效能目標

授課講師:如有師資群應列入

師資介紹除學經歷,對所授課內容專長應簡介專業知能或相關證照等經歷

教學方式:例如影片、課堂教學、網路學習、互動對話等;評量方式請填寫如出席率  %

                 上課表現  %、學習成果  %、學習心得  %針對課程之延伸規劃,如對這門

                 課如有不同期程與進度的延伸的規劃請填寫

選課要求:如有程度或學習要求請填寫;若有特殊教材教具請一併填寫

學       費:由社大填寫

其他費用:如有特殊材料費請填寫

新課程或舊課程內容異動〈請勾選〉:□ 新課程 □舊課程 內容異動

備註:

週數

課程主題

課程大綱

第1週

主題與課綱應有層次區別,不應相同

 

第2週

每周主題與課綱應不同,讓學員明瞭每周授課進度

 

第3週

本課程如有教材主題課綱請不能只列第幾課第幾章第幾首,應列出主題

 

第4週

 

 

第5週

 

 

第6週

 

 

第7週

 

 

第8週

 

 

第9週

公民素養週

第10週

 

 

第11週

 

 

第12週

 

 

第13週

 

 

第14週

 

 

第15週

 

 

第16週

 

 

第17週

 

 

第18週

 

 

 

課程需求與設計說明

松山社區大學課程規劃,的理念與目標,係配合教育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 書』的政策方針, 同時配合本校年度中長程發展計畫為目標,秉持「深耕社區文化,關懷弱勢族群」之辦學理念,建立全民參與的公民社會,保障弱勢族群學習的權利,激發學習型組織之萌芽,加速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及培養未來世紀的新公民,這是松山社區大學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願景。


1.招募教師與課程主題:為達成校務發展中長程發展計畫與目標,本校希望招募的課程能契合以下主題~

★『社區深耕與社區人才的培力』
★『公共參與與公民意識的提升』
★『國際交流與全球議題的關注』
★『環境守護與河川教育的深化』
★『弱勢關懷與多元文化的推動』
★『藝文推展與文化公民社會的催生』


2.課程議題融入技巧舉例:

為符合本校招募教師與課程主題方向,除符合相關主題之學術課程外,藝能類課程,建議採公共議題融入式教學,雖然教師在課程的領導以藝能技藝為主,但可在課程當中透過專業課 程的觀點,適度與學員探討相關公共議題(政治議題除外),或引領學員直接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

★ 電腦課程公共參與的設計在電腦領域,讓大家所想像的只有電腦技能的提昇,如何讓電腦課程與公共參與相結合?  如透過電腦課程部落格與影像處理的教學,引領學員透過學習的技能,在學期當中,協助學校附近較傳統的商家進行電子數位化行銷,協力成立商家部落格,提昇松山地區傳統商 圈競爭力,同時達到『社區深耕與社區人 才的培力』的目標。

★氣球裝置藝術課程的設計雖然這門課程是以氣球的造型設計為專業訴求,但課程在設計的時候,以當代藝術的觀點來帶領學員進行氣球創作,每週所設計的氣球創作依主題不同而有所改變,如以歐洲 及美洲藝術發展、女性主義與同志研究、幼兒藝術教育...等為主題,引導學員對於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並進行作品的創作,同時達到『弱勢關懷與多元文化的推動』的目標。

★攝影課程的設計 基礎專業的攝影技能一定是不能少的,但是,若能夠引導學員透過攝影鏡頭,去認識都市公共藝術,如各捷運站的公共藝術作品、臺北街道夜間燈光裝置藝術...等,再以學員所攝影的作品進行班級探討分享,以達到『藝文推展與文化公民社會的催生』的目標。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