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位置:社大首頁學校簡介行事曆學校簡介

松山社區大學 -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

【設立宗旨】

      松山社區大學於2003年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美加文教機構所成立之財團法人泛美國際文教基金會承辦迄今。基金會於1989年由叢樹朗董事長創辦,其宗旨在促進臺灣高等教育國際化,為提升基金會的公共事務參與程度,美加集團以其近50年的社會教育經驗投入社區大學的經營,希望能協力松山區的願景發展,並帶動社區終身學習熱潮。本校在2003年2月創校初期假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設立,惟至2006年3月起考量交通位置與校務發展,將校本部遷移至臺北市中崙高級中學迄今。  

      創校以來,我們秉持教育部推動終身教育的政策方針,以「推動終身教育,建構公民社會,深耕社區文化,關懷弱勢族群」為本校之辦學理念。希望能為臺灣公民社會提供知識的動力,保障弱勢族群學習的權利,激發社區學習型組織之萌芽,加速終身學習社會的建立,及培養未來世紀的新公民,這是本校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的願景。「走過開創.邁入穩定.朝向優質」是本校現階段辦學主軸,創校迄今歷經勤勉興學草創期的擘畫艱辛,在全體同仁師生的努力下,已由開創時期的篳路藍縷、胼手胝足之階段,邁入穩定發展、深耕辦學的新階段。學校「從無到有」,是歷經一段艱辛過程,並非一切水到渠成,而是開始一連串跌跌撞撞的摸索歷程,恍如摸著石頭過河,有幸這幾年來在全體師生及同仁不分日月全心付出下,多年來耕耘成果不但廣獲社區及各界之肯定及好評,本校優質辦學的堅持,也讓本校從2007年迄今,每年都榮獲臺北市教育局評鑑「特優」之肯定,在教育部每年的全國社區大學獎勵補助評比上,本校也都能獲得特優的殊榮。

 

↑叢樹朗董事長與蔡素貞校長報告校務發展 ↑獲邀2016全國教育展 ↑校門外觀建築   
↑校內開放學習空間 ↑歷年獎牌與各界感謝狀   ↑爭取社大優質辦學空間的努力

【辦學目標與特色】

辦學目標:

      隨著國際及社會型態的快速轉變,本校秉著「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的精神,追求「成長.卓越.創新.躍升」,希望為教育找到更多元的價值與文化意涵。   基於此本校的辦學目標,主要透過六個面向的界面整合來落實:

       一是社區深耕與社區人才的培力 二是公共參與與公民意識的提升 三是國際交流與全球議題的關注 四是環境守護與河川教育的深化 五是弱勢關懷與多元文化的推動 六是藝文推展與文化公民社會的催生

       為落實這六大目標,我們也朝課程深化及人才培力做為支持根基,透過學習的引導,成為個人改變的動力,再經由人的改造,讓社區民眾能關心社區及社會公共議題,參與各項改革工作,進而達到社區與社會的轉變與成長。讓社大不僅是學習場域,更是社會向上的實踐與行動基地。  

 

↑媒體對本校公益社團的報導-木工社與河川社報導-木工社與河川社
 ↑公民素養講座的推廣-柴松林教授蒞校分享人口革命
↑國際交流-上海市社區教育學者來訪 ↑韓國國家平生敎育振興院蒞校參訪
↑成立河川巡守隊投入環境關懷 ↑推動社區錫口文化遊學

辦學特色:

      自捷運松山線通車後,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區域的學員選擇松山社大 作為終身學習的場域,在涵納更多元群眾之餘,我們也擴大「社區」的空間定義與社會價值。秉持松山社大「推動終身教育,建構公民社會,深耕社區文化,關懷弱 勢族群」的辦學理念,更加致力於城市發展各項議題的推展並付諸實際行動。

       1、『鑲嵌』社區將終身學習轉化為城市進步力量:扣連市政願景發展健康城市、回應銀齡浪潮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打造韌性城市,回應氣候暖化、作為社區人才的培育基地等。

       2、積極投入弱勢族群的陪伴與服務:積極扶植公共性社團投入公共議題與特殊族群關懷、重視弱勢族群的培力與服務等。

       3、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積極推廣國際交流與文化:本校除開設國際事務學程,也積極代表松山區參與國際WHO健康城市年會行銷松山、辦理國際學者社區參訪、兩岸交流等活動等。

       4、強化社大內部組織動能:提升員工職能、鼓勵師生創新發展、開放資訊流通、跨校資源的協力、串聯與陪伴-投入北市及全國社大運動與發展等。

       5、打造田園松山回應極端氣候:松山社區大學結合有機種植、生態防治、食農教育、園藝治療、後巷營造等專業領域師資與各鄰里及社區夥伴緊密合作,推動都市農耕及綠美化,使民眾在繁忙生活中亦能享受田園之樂等。

       6、推動城市養蜂到發展微型產業: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開設的城市養蜂課程除了蜜蜂生態知識外,並結合都市農耕,包含環保倡議、人才培力與還可食地景的規劃,作為田園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

↑義剪社於養護中心定期義剪 ↑安康平宅拼布手作支持計畫 ↑松山之春敬老活動
↑主辦2013北區環境教育論壇-環境與科學、藝術、產業的跨界論壇
↑女路之旅的推展

↑強化與協辦學校的合作

   協力推展12年國教

↑松山區參與式預算

   推動與陪伴

【課程特色】

 

      本校致力於推廣終身教育與社區教育,在課程方面,除規劃有人文 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社區社團、美術手工、國際語文、電腦資訊、視覺影像、生活應用、健康養生、肢體舞蹈、烹飪美食、音樂歌唱、投資理財十四大類課 程,也積極推動社區與社會參與、特殊族群服務等課程。每年除春、秋兩季課程,為配合學員學習習慣,也規劃寒暑假短期六週課程,每學期都能提供超過160門課程供民眾學習。

      為讓民眾之學習能朝系統化發展,本校也規劃了地方學學程、國際 事務學程、多元文化學程、環境教育學程、人文藝術學程、健康休閒學程六大學程,除每學期課程朝學程發展目標規劃,且制訂學程研習辦法。透過六大學程讓民眾 能從個人素養的提升,到社區社會的關懷,進而到國全球議題的關注,成為一個現代公民。

      近年為符膺資訊化社會及學習習慣,在課程發展上也能朝數位化推廣,本校於2004年起就開始提供學員線上學習的功能,課程內容全部自製且皆為影音教學,2010年度並展開學習型社區~數位教案計畫,接續完成各種主題單元的數位教學課程,並陸續上線提供民眾免費服務。同時與台北E大合作,推動「與大師有約」名人講座,為縮短社區數位落差,規畫免費數位學習課程,並將社大優質課程由台北E大錄製成 E-Learning 課程供民眾選修。  

↑社區經理人培訓課程 ↑社區影像人才培力課程
 ↑松山區後巷營造課程
↑成立Peopo公民記者社培力社區新聞人才
↑引導師生公共參與及服務

  ↑與台北E大合作之

「與大師有約」名人講座   

↑出版各種主題數位教材
↑全時網路數位學習主題課程

【社區經營】

      松山社大一向以在地學府自居,以在地深耕來自我期許,多年來在社區深耕與公民行動上,不論是地方文史的田野調查、耆老口述歷史的建構、社區文化的營造、傳統民俗的保存、社區藝文活動的推展、社區議題的公共討論都有豐碩的成績。   在 松山的社區工作上,我們切入層面大概有幾個層次:一是為松山區找記憶,將消失中模糊的松山,一點一滴的重新建構;二是挖掘松山現有發展現況與困境,透過問 題的發覺,形塑討論相關平台,協助社區面對與解決問題;三是透過願景形塑,讓松山重新找出一個更宜居的幸福家園藍圖,進而產生營造及改變的力量。

      多年來除透過多元課程推動市民的終身學習風氣,另一方面也轉化 現代公民所必備之環境等公領域的知識,讓市民透過活潑的學習,建立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我們希望能引領社區與社會正向發展,多年來我們與社大師生、社區夥 伴一起用文字紀錄城市的改變,用雙手守護河川,用愛心關懷弱勢族群,更用行動展現對城市對社區願景的想像。做到「在議題中學習,在學習中行動」。

      對我們而言課程與公共參與活動是社大解放知識、營造公民社會的左右手,深化課程公共化,讓學習展現力量。 再以課程公共化為導向,引導社大師生成為積極公民。從「發展社區」來「發展學習」,透過學習活動及社團發展成具有行動力的實踐社群。

      社區大學已發揮了類似「民間區公所」的功能,幾乎社區中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可以與社大連結,因此我們也善用此一優勢,結合在地資源,創造出市政府、區公所、社大和在地居民的「多贏」局面。

社大的社區實踐平台:

1.扣連市政願景發展健康城市

      本校從97年 開始投入推動松山健康城市,本著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努力深耕社區,探索社區需求,建置長期且連續監測指標,引領社區持續進步的行動,,打造一個「健康、安 全、生態」的幸福松山,共創『安居樂活幸福松山城』的願景。歷經多年的努力下,松山區不僅透過各種活動與營造,形塑在地文化特色,在102年更拿下臺灣健康城市聯盟鄉鎮區級健康城市卓越獎及103、104年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創新成果獎。並於99年、101年、103年於國際健康城市年會發表分享營造成果。

2.回應銀齡浪潮推動高齡友善城市

      為了回應高齡社會,我們針對全區高齡友善做評估調查計劃,包含高齡人 口的統計與現狀分析,並進一步形塑如何使城市變得更友善,從八大面向中融入高齡友善健康飲食與安全運動兩大議題,提倡動態生活及營造健康促進的生活環境, 藉由預防性生活型態的改變與介入,帶動健康飲食及動態生活風潮,延緩老化及降低死亡率,提升高齡長者健康與生活品質,並以愛心、貼心、關心、安心、用心-「五心級」,迎向「健康老化、活躍老化、在地老化」的城市願景。

3.作為社區人才的培育基地

      松山社區大學植根社區經營多年,不僅深獲松山區民眾的信賴並與社區組織高度連動,因此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率高,也每每受託為各項社會創新議題的協力平台。如--

  *深化資源連結:

      松山社大除了素與松山區33里與全國社大緊密合作連結,對於社會發展議題也與中央、市府各局處長期合作,如從102年開始迄今承辦臺北市社區發展基礎培訓計畫,並在此基礎之上持續累積並擴大連結深化合作。

  *社區領袖幹部的培力:

      松山社區大學受松山區公所的委託,為松山區里幹事的培力及參與式預算等議題的推動提供協力,期待在公私協力與社區緊密的合作中,持續扮演合作平台的角色,為社區及城市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4.打造韌性城市,回應氣候暖化

      推動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之教育課程與地方行動,以知識面的課程梳理天候變化的成因、並搭配實踐面的在地課程與行動引領民眾提升風險意識。

*田園松山 都市園圃2.0

      松山區寧靜繁華兼具,為多樣生活風貌之社區型態。松山社區大學結合有機種植、生態防治、食農教育、園藝治療、後巷營造等專業領域師資與各鄰里及社區夥伴緊密合作,推動都市農耕及綠美化,使民眾在繁忙生活中亦能享受田園之樂。

      除了復健里幸福農場已具規模,東榮里開心農場正方興未艾,各年齡層民眾藉著開放式的社區園圃互相交換心得、學習食農知識,也彼此分享交流、增進鄰里情誼。並使得城市旅人往往流連其間。

      104年開始結合屋頂菜園的垂直綠化、可食地景的美化、有機市集的推展、食農講堂的推動、社區人才培力與觀摩交流、城市養蜂等生態永續方案,並結合手工皂、手作蜂箱等農藝文創產業化,期待促進社區和諧共融與多元發展,使田園城市的嶄新面貌,成為台北最美的風景。

  *推動城市養蜂到發展微型產業

      近年來氣候變遷、食安問題頻傳,民眾益發關注環境與食品議題, 蜜蜂因其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又具有高度的經濟與生態價值,是重要的環境指標物種。在推動田園城市過程中,蜜蜂扮演極為重要角色。松山社區大學開設的城市養 蜂課程除了蜜蜂生態知識外,並結合都市農耕,包含環保倡議、人才培力與還可食地景的規劃,作為田園城市永續發展的基礎。

      課程內容除了室內授課 外亦進行實際的養蜂操作,在都市叢林中營造生物多樣性,傳達正確的環境知識,同時為附近的有機生態農園進行授粉。養蜂為低耗能的產業,可以回應氣候變遷帶 來的挑戰,以蜂類進行生物防治,進而減少農藥使用等等。從蜂產品的採收進而關心食農教育與食安議題,減少食物里程,亦可利用蜂產品研製環保手工皂,結合木 工開發蜂箱製作課程,藉以發展微型產業,提升都市農耕效益,建構完整的田園城市新風貌。

5. 推動公民審議對話機制,做為城市發展平台

      從公民社會的角度切 入,社區大學實際上提供了許多在學校無法學習到的公民教育,尤其在成人公民意識的喚醒方面,社區大學愈益成為無可取代的「基地」與「通路」,臺北市府有不 少政策議題,經常利用社大平台傳達給市民。柯市長上任即訴求「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目標,並建置「公民提案參與式預算資訊平台」,社大長期推動社區工作與 議題,有關審議民主、世界咖啡館、公民咖啡館的民眾參與機制,社大多少都有應用經驗,為讓參與式預算制度的種子在社區播種深耕,本校從105年積極參與,除在校內規畫相關講座與工作坊,也擔任松山區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官學聯盟。

↑推動社區健康城市營造   ↑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營造
  ↑推動社區健康飲食  
↑每年主辦松山區家庭共學夏令營 ↑故事媽媽的社區巡迴服務 ↑承辦錫口文化節,馬總統與郝市長蒞臨會場
↑承辦社大盃社會組客家語文競賽     ↑多元文化行動彩屋-社區走透透服務
     
 ↑松山區社區學習服務中心揭牌      ↑松山區社區學習地圖
     
 ↑為社區編纂文史深度導覽摺頁  ↑為社區編纂松山傳奇鄉土教育讀本   ↑為社區編纂松山區志
 ↑為社區編纂松山人社區刊物  ↑回應氣候變遷推廣田園城市
    ↑回應氣候變遷推廣城市養蜂工作     ↑推老闆學習深化社區微型創業

【本校組織】 

【連絡我們】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

  校    址:105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1號/中崙高級中學內

  電    話:02-2747-5431(代表號)

  傳    真:02-2742-2865

  網    址:www.sscctpe.org.tw

  電子郵件: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松山區社區學習服務中心

  地址:105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01號

  社區學習服務中心電話:02-2742-3965

  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網址:www.ssclc.org.tw

松山社區大學 - 年度大事記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110年度大事紀

日期(年/月/日)

大事記要(含主題、主協辦單位等)

109/10/16

「109年臺北市松山區參與式預算初階課程」-中崙高中場次,地點:中崙高中

109/10/26

健康城市為愛而走實地訪查,地點:松山區健康服務中心

109/10/31

萬聖節活動-中信房屋與自強里,地點:延壽新城

109/10/31

泰國文化體驗社辦理「臺北漫步東南亞足跡地圖計畫」,地點:松山區

109/11/17

松山社大校務志工社舉辦「多元文化推動服務」,地點:松山社大

109/12/05

錫口詩社辦理「古典詩詞吟唱比賽」,地點:松山社大

109/12/06

「松山社區大學教師協力共學聯合會」七單位共學:社大經營發展之創思與突破,地點:松山社大

109/12/20

「松山社區大學教師協力共學聯合會」七單位共學: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地點:松山社大

110/01/09

2021松山之春暨109-2期教學成果展,地點:松山社大

110/01/13

110年臺北市參與式預算提案說明會暨住民大會

110/02/24~06/23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110年推動小田園計畫,地點:松山社大

110/03/01-30

110年秋季新老師招募

110/03/08

110-1春季班開課 ,地點:松山社大

110/03/08-13

110-1期開學週教師課前會議,地點:松山社大

110/03/09

松山區110年度參與式預算第一階段提案審議工作坊會議,地點:松山區行政中心

110/03/15-20

111年春季班開學週班級幹部課後會議,地點:松山社大

110/03/21

「松山社區大學教師協力共學聯合會」八單位共學:從內溝溪看臺北東區變更,地點:內溝溪

110/03/26

臺北市社區大學永續發展聯合會第三屆第六次理監事會議

110/03/26-6/11

松山地方學-文史導覽人才培力,地點:松山社大

110/03/27

110-1期校務會議,地點:松山社大

110/03/27

110-1期教師專業知能研習,講座主題:社群媒體狂潮:「淺談短影片、直播、glubhouse」、「知識轉譯力」,地點:松山社大

110/05/03-08

110-1期公民素養講座週,講座主題:共融、共學、共創健康新生活,地點:松山社大

 

聯絡我們

 

松山社大服務資訊
基本資訊 校址: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101號(中崙高中內)
服務電話:(02)2747-7690 - (02)2747-5431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下午14:30~晚上21:00止)
週六   (上午10:00~下午17:00止) 
校務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學務信箱
 
提供學員服務請假、課程查詢、報名詢問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02)2747-5431 分機 21 / 22 / 23
教務信箱 提供教師服務、課程排課資料遞送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02)2747-5431 分機 25

校務發展

 110年度校務發展重點規劃

目標

發展策略

厚實永續辦學基礎的能量

 

1.建立優質終身學習環境

2.強化師資能力,提升教學品質

3.組織人才再造,提升行政效能

4.開啟在地知識對話平台,推動學習型社區

5.建置跨域共學機制,發展多元學習模式

6.公私跨部門資源整合,展現辦學亮點

7.推廣松山學習生活圈的經驗

8.持續深化退休人力的開發與運用

9.建構退休人力庫與運用平台

10.學程及領域達人專業的引領與培力

社區深耕與社區人才的培力

1.構築在地知識學

2.建立在地文化生活圈

3.深化在地認同,推展同在共好精神

4.松山學相關知識建構與出版

5.推動地方公民經濟

6.人才培力社區蹲點與人才庫建構

7.社區健康與食安地圖建構與規畫

8.結合深度旅遊的地方學發展

9.社區微型產業的育成與輔導

公共參與與公民意識的提升

1.積極參與社區議題及全國議題的公民行動

2.深度旅遊與低碳旅遊的社會企業經營模式建構

3.課程公共化教案數位出版與數位課程的開發

4.peopo公民記者的跨校鍊結、拓展發表平台

5.深化城市論壇的功能

6.發展進階版的公民參與,深化共同參與、包容共善的民主政治

國際交流與多元文化的關注

1.健康城市與宜居城市交流與互訪

2.地球憲章核心精神的推動

3.推動減法生活減緩地球暖化

4.友善城市地球村的推廣

5.多元文化與多族群文化議題開發與推動

6.成立閩南文化研究中心

河川守護與環境教育的深化

1.建構社區環境教育師資庫與知識庫

2.環境教育教案的研發與出版

3.建構生態資源與教材教案師資資料庫共享平台

4.社區園圃2.0的推廣

5.推動松山區永續校園的普及化

6.持續深化極端氣候的在地調適與行動

7.溼地教育教材的研發與出版

8.環境價值循環社會的推廣

弱勢關懷與高齡友善的推動

1.完善社區弱勢關懷支持團體網絡平台

2.多方位的新移民服務

3.弱勢服務公益性社團的跨校跨區服務

4.擴展弱勢族群專業職能培力課程

5.完善樂齡長青族群的學習需求

6.對接高齡的學習與就業平台

藝文推展與地方文化的催生

1.落實社區生活美學的推展與實踐

2.推動百工見學與創新加值

3.藝術文創學群的深化

4.公民美學的推動與深化

5.公民美學行動與社區公共藝術的連結

6.發展社區領域達人認證

7.深化公民社計師與社會設計 

行政組織-備份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職員名冊與業務職掌

姓名

職稱

學經歷

工作職掌

員額

蔡素貞

(專任)

 校長

一、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

二、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校長

三、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委員會委員

四、教育部非正規課程認證委員會委員

五、臺北市社區大學聯合會理事長

六、松山區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副理事長

八、臺北市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九、臺北市教育局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

十、開學文化事業董事長

十一、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十二、漢光教育基金會董事

十三、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董事

十四、臺中市、彰化縣、新竹縣政府教育局、處

      社區大學審議會委員

十五、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

一、學校負責人綜理校務及執行重要決策

二、參與國際交流及跨區學校合作事宜

三、督導社大相關對外新聞發佈

四、代表社大出席校外重大會議及學術研討

五、代表社大與中崙高中建構合作備忘錄

六、督導人事制度建立與執行人事之任用

七、督導大型政府專案之企劃與承標

八、督導財產建置及建立管理機制

九、督導軟、硬體採購業務

十、主導社大議題倡議與課程研究發展

十一、社大中長程校務發展之規劃與推動

十二、社區資源整合與社區經營之推動

1

 

劉熒瑰

(專任)

 

副校長

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二、泛美國際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三、中國電視公司公關室媒體總監

四、美加學訊總編輯

一、襄助校長綜理校務,督導財務及考核人事

二、教師鐘點費、員工薪資之審核撥付

三、人事任用管理與休假管制

四、財務審核,經費管制、結報業務

五、各項支出作業及憑證審核

六、員工勞健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勞退金審核

七、基金會與社大連結相關業務

八、協助社大校務與相關對外網絡連結

九、校長之一級代理人

十、接受董事長及校長交辦之重大業務

1

周俊男

(專任)

 

 主任

一、元培醫專檢驗科-六年制

二、國軍基隆醫院檢驗官

三、中國生產力中心經營管理顧問師

四、華繹科技(股)公司專案工程師

五、東亞電機(股)照明專案工程師

六、雨騰實業區經理

七、耕莘文教基金會執行秘

八、伊甸資發處志工教育訓練專員

九、靈鷲山企劃中心副主任

一、承校長之命綜理行政系統之事務性工作

二、相關行政公文處理與撰擬

三、規劃與執行年度校務工作項目並實施追蹤考核

四、設定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撰擬

五、辦理上級單位督考及各項評鑑業務

六、學校硬體設施改善與招商採購

七、電子公文簽擬與發送

八、教學場地規劃與洽借

九、與中崙高中之溝通、聯繫事宜

十、活動規劃與執行

十一、負責本校志工社團招募與組織發展

十二、與主任秘書互為代理人

十三、校長交辦事項之執行

1

賴裕封

(專任)

 主任

秘書

一、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

二、臺北市信義、大安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三、永坤宸網路科技公司企劃編輯部主任

四、精技電腦公司業務工程師

五、華威光電科技公司行銷企劃部經理

六、華榮電線電纜公司股務專員

一、承校長之命執行活動及社區相關事務

二、社區活動規劃與社區教育學習計畫之推動

三、社區報編纂方向與內容議題之規劃

四、本校各社團組織發展之推動與執行

五、社區資源網絡之連結與連繫

六、社大對外宣傳與招生、行銷之規劃與推展

七、行政同仁各組工作與社區、專案、活動連結

八、社大行政人員對外服務之形象管理與訓練

九、社大專案之規劃、執行與管控

十、社區與市府、中央部門個專案活動之聯繫協調

十一、與主任互為代理人

十二、校長交辦事項之執行

1

 

游淑君

(專任)

 

執行

秘書

(兼社區組

組長)

一、能仁家商畢業

二、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北效力志工團執行秘書

三、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執行秘書

四、中國時報系時廣(企)業有限公司執行秘書

一、松山健康城市營造專案管理、執行

二、協助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相關業務之執行

三、社大社區專案之規劃與執行

四、社區經營與網絡鍊結

五、社大對外FB等社群之聯結與經營

六、社區活動之規劃與執行

七、協助器材室管理及教學器材維護借用

八、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九、與行政執行秘書互為代理人

1

蔡明憲

(專任)

執行

秘書

(行政)

一、國立宜蘭大學畢業

二、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碩士

三、國立臺灣大學昆蟲所研究助理

四、羅東社區大學總務秘書

一、政府相關專案管理、執行

二、社區社造田野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

三、松山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相關業務之執行

四、公民講座週、社區論壇之規劃與執行

五、社大專案之規劃與執行

六、社區數位教學之規劃與執行

七、社區報及學習型城市電子報之規劃與執行

八、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九、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十、與社區執行秘書互為代理人

1

 

郭汶如

(專任)

 

 

教務

組長

一、龍華科技大學化工系

二、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全聯會執行秘書

三、亞太資金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財務

一、有關教務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各期課程資料送審及選課手冊撰擬

三、課程教學研究發展委員會與教師讀書會執行

四、優良課程與非正規課程認證業務之辦理

五、教師資料建檔與管理

六、執行有關課務文書處理及教師一般聯繫

七、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八、協助課程衍生之社團、社區專案之執行

九、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十、與課務專員互為代理人

1

 

王冠婷

(專任)

 

 

學務

組長

一、文化大學  

二、北投社大實習

一、有關學務、招生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報名事務規劃與執行

三、每日電子公文接收、登記與分發

四、學員研習證書之製作與發給作業

五、每日點名簿整理與學員出、缺席統計

六、學員學習意見調查、統計、分析彙整運用

七、學員學籍資料建檔及管理

八、學員報名、加、退選及課程保留作業

九、每日學費結帳業務

十、學員服務與聯繫

十一、行動圖書館與行動教室之規畫與運作

十二、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十三、與會計專員互為報名業務代理人

1

 

石佳榮

 (專任)

 

資訊

組長

 

一、東南科技大學資管系

二、文山、大同社大資訊專員

一、聯合資訊系統平台的建立與整合

二、本校網站、跑馬燈系統、資訊教室之管理與維護

三、影像剪輯及專案編輯業務之執行

四、數位教材研發與執行

五、數位教學器材之管理與維護

六、協助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相關業務之執行

七、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八、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九、與資訊美編專員互為代理人

1

 

陳泰佑

(專任)

 

課務

專員

嶺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一、有關課務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課程資料庫資料建置與上傳

三、教學場地維護、與教學器材之管控

四、單位財產之保管、檢查與登錄

五、校內、外教學場地費用簽報與結算

六、協助學習型城市網後端資料傳輸與登載

七、協助教師教學研究發展委員會與讀書會執行

八、協助各期課程資料送審及選課手冊撰擬管控

九、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十、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十一、與教務專員互為代理人

1

 

吳冠梅

(專任)

 

會計

專員

 

德明科技大學財稅系

一、年度經費管制與帳務結報業務

二、各項(含專案)支出作業初審及憑證管理

三、上級單位督考及各項評鑑有關之表報作業

四、統計年度各項支出總額及製表分析

五、教師鐘點費計算與發放

六、協助清點本校財產項目

七、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八、與學務組長互為報名業務代理人

1

 

黃鈺婷

(專任)

 

 

資訊

美編

專員

 

台北大學企業管理系

一、有關資訊美編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講師聘書及學員研習證書製作與印發作業

三、課表與招生海報、簡章等大型圖表輸出

四、社大文宣美編及發行刊物編輯

五、上下課場教學器材之借用與收回登記

六、社區活動各項宣傳品之協力製作

七、安康國宅等專案之推展與執行

八、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九、與資訊專員互為代理人

1

吳幸樺

(兼任)

出納

宜蘭復興工商專校

一、綜理出納各項業務

二、負責收款及付款作業包含學費現金存入

三、社大專戶收入帳務管理核對及製作收入帳

四、社大收支傳票記帳、支票開立及匯款業務

五、編製員工薪資造冊核發入帳

六、辦理員工年終工作獎金申請核發

七、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八、與總務互為報名業務代理人

 1

 

胡雲霞

(兼任)

 

總務

 

育達商職

一、有關學務、招生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報名事務規劃與執行

三、辦公及教學用品等事務機具之採購

四、協助有關會計業務之表報作業

五、協助統計年度各項支出總額及製表分析

六、每日學費結帳業務

七、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八、與出納互為報名業務代理人

1

行政組織 (2)

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職員名冊與業務職掌

姓名

職稱

學經歷

工作職掌

員額

劉熒瑰

(專任)

 校長

一、世新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二、松山社區大學副校長(2011-2021)

三、泛美國際文教基金會秘書長

四、中國電視公司公關室媒體統籌

五、中國電視公司節目部新聞編輯

六、美加留學機構美加學訊總編輯

一、學校負責人綜理校務及執行重要決策

二、參與國際交流及跨區學校合作事宜

三、督導社大相關對外新聞發佈

四、代表社大出席校外重大會議及學術研討

五、代表社大與中崙高中建構合作備忘錄

六、督導人事制度建立及任用與財務審核

七、督導大型政府專案之企劃與承標

八、督導財產建置及建立管理機制

九、督導軟、硬體採購業務

十、主導社大議題倡議與課程研究發展

十一、社大中長程校務發展之規劃與推動

十二、社區資源整合與社區經營之推動

1

 

黃心慈

(專任)

 

副校長

一、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畢業

二、中時晚報組長、中時撰述委員

三、文化大學、世新大學講師

四、民視顧問、華人衛視台顧問

五、中和腎友關懷協會理事

六、中和體育會顧問

一、襄助校長綜理校務,督導財務及人事

二、社大校務發展之規劃與社區資源整合

三、代表社大出席校外重大會議及學術研討

四、統籌社大相關對外訊息與新聞發佈

五、教師鐘點費、外聘薪資之財務審核

六、人事任用管理與休假管制

七、財務審核,經費管制、結報業務

八、各項支出作業及憑證審核

九、員工勞健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勞退金審核

十、協助社大校務與相關對外網絡連結

十一、接受董事長及校長交辦之重大業務

1

黃雲廷

(專任)

研考發展

專門委員

一、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主修影視製作專業。

二、兩岸25年的電視節目製作,棚內娛樂、外景記實、選秀造星經驗豐富。

三、曾經服務於中視、民視、八大、三立、壹電視…等等電視臺台。

 

一、社大社區專案之規劃與執行

二、社區經營與網絡鍊結

三、社區活動之規劃與執行

四、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1

吳炳煌

(專任)

主任

秘書

 

1.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

2.臺北市大同社區大學主任秘書

3.臺北市南港社區大學教務專員

4.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教務專員

一、承校長之命執行活動及社區相關事務

二、社區活動規劃與社區教育學習計畫之推動

三、社區報編纂方向與內容議題之規劃

四、本校各社團組織發展之推動與執行

五、社區資源網絡之連結與連繫

六、社大對外宣傳與招生、行銷之規劃與推展

七、行政同仁各組工作與社區、專案、活動連結

八、社大專案之規劃、執行與管控

九、社區與市府、中央部門各專案活動之聯繫協調

十、與主任互為代理人

十一、校長交辦事項之執行

1

蔡明憲

(專任)

資深執行

秘書

一、國立宜蘭大學畢業

二、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碩士

三、國立臺灣大學昆蟲所研究助理

四、羅東社區大學總務秘書

一、政府相關專案管理、執行

二、社區社造田野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

三、松山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相關業務之執行

四、公民講座週、社區論壇之規劃與執行

五、社大專案之規劃與執行

六、社區小田園計畫及12年國教計畫之規劃與執行

七、社區報及學習型城市電子報之規劃與執行

八、協助器材室管理及教學器材維護借用

1

 

郭汶如

(專任)

 

 

執行

秘書

教務

組長

一、龍華科技大學化工系

二、中華民國不動產代銷全聯會執行秘書

三、亞太資金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財務

一、有關教務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各期課程資料送審及選課手冊撰擬

三、課程教學研究發展委員會與教師讀書會執行

四、優良課程與非正規課程認證業務之辦理

五、教師資料建檔與管理

六、執行有關課務文書處理及教師一般聯繫

七、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八、協助課程衍生之社團、社區專案之執行

1

 

王冠婷

(專任)

 

 

學務

組長

一、文化大學  

二、北投社大實習

一、有關學務、招生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報名事務規劃與執行

三、每日電子公文接收、登記與分發

四、學員研習證書之製作與發給作業

五、每日點名簿整理與學員出、缺席統計

六、學員學習意見調查、統計、分析彙整運用

七、學員學籍資料建檔及管理

八、學員服務與聯繫

九、行動圖書館與行動教室之規畫與運作

1

 

石佳榮

 (專任)

 

資訊

組長

 

一、東南科技大學資管系

二、文山、大同社大資訊專員

一、聯合資訊系統平台的建立與整合

二、本校網站、跑馬燈系統、資訊教室之管理與維護

三、影像剪輯及專案編輯業務之執行

四、數位教材研發與執行

五、數位教學器材之管理與維護

六、協助社區學習服務中心相關業務之執行

七、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1

 

郭致樂

(專任)

 

課務

專員

一、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

一、有關課務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課程資料庫資料建置與上傳

三、教學場地維護、與教學器材之管控

四、單位財產之保管、檢查與登錄

五、校內、外教學場地費用簽報與結算

六、協助學習型城市網後端資料傳輸與登載

七、協助教師教學研究發展委員會與讀書會執行

八、協助各期課程資料送審及選課手冊撰擬管控

九、上下課場地之管理與巡視

十、主管交辦事項之執行

十一、與教務專員互為代理人

1

 

吳冠梅

(專任)

 

會計

組長

 

德明科技大學財稅系

一、年度經費管制與帳務結報業務

二、各項(含專案)支出作業初審及憑證管理

三、上級單位督考及各項評鑑有關之表報作業

四、統計年度各項支出總額及製表分析

五、教師鐘點費計算與發放

六、協助清點本校財產項目

1

 

黃鈺婷

(專任)

 

 

美編
企劃
專員

 

台北大學企管系

天意旅行社團體部主任

一、有關資訊美編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講師聘書及學員研習證書製作與印發作業

三、課表與招生海報、簡章等大型圖表輸出

四、社大文宣美編及發行刊物編輯

五、上下課場教學器材之借用與收回登記

六、社區活動各項宣傳品之協力製作

七、安康國宅等專案之推展與執行

1

吳幸樺

(專任)

出納

宜蘭復興工商專校

一、綜理出納各項業務

二、負責收款及付款作業包含學費現金存入

三、社大專戶收入帳務管理核對及製作收入帳

四、社大收支傳票記帳、支票開立及匯款業務

五、編製員工薪資造冊核發入帳

六、辦理員工年終工作獎金申請核發

 1

江姿霖

(專任)

學務

專員

 

一、有關學務、招生業務推展與執行

二、報名事務規劃與執行

三、每日電子公文接收、登記與分發

四、學員研習證書之製作與發給作業

五、每日點名簿整理與學員出、缺席統計

六、學員學習意見調查、統計、分析彙整運用

七、學員學籍資料建檔及管理

八、學員服務與聯繫

九、行動圖書館與行動教室之規畫與運作

1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