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城市街角-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
近年我們結合了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在松山區的營造社區環境發展之領域中成果豐碩-如推動綠色休閒軸線、規劃綠色通學步道及腳踏車道、社區文史生態導覽、設立社區鄉土工作坊、組織河川志工巡守隊、辦理松山區綠色生活地圖繪製與調查工作坊、文史生態研習課程與營隊計畫、鄉土教學推展計畫等…工作,連續舉辦鄉土教學教師研習營、台灣廟宇之美親子寫生等活動,頗獲在地居民及各級機關的肯定。綜觀松山一地,山水秀麗、資源豐富,蜿蜒的基隆河段,亦為居民留下詩意的左岸風情,在河濱公園、彩虹橋畔,總能見到臺北市民休憩與健身的蹤影;不僅如此,滋潤澆灌松山的基隆河也與機場、縱貫鐵路共構特有之陸海空交通網,為松山的歷史人文及現代生活增添更多色彩。我們始終期許社大發揮從自然到人文的延續平台,將歷史的地方學、生活的地方學、願景的地方學,透過社區參與的力量逐漸相容,從鄉土教學建構的角度,找到能量找到契機,也將臺灣的學術眼光重新「放回土地」。帶領居民發現錫口之美,共同營造松山未來願景,對於自身也學習著如何發現。
※辦理時間梯次:
●第一階段主題:【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
1.第一梯次:2013年10月12日(六) 09:30-16:30
2.第二梯次:2013年10月20日(日) 09:30-16:30
3.第三梯次:2013年10月26日(六) 09:30-16:30
●第二階段主題:【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世界咖啡館暨小型發表會】
1.第一梯次:2013年11月02日(六) 13:30-17:30
2.第二梯次:2013年11月10日(日) 13:30-17:30
3.第三梯次:2013年11月16日(六) 13:30-17:30
※辦理活動地點: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101號(松山社大‧中崙高中內)
※報名方式:
1.電話報名:(02)2747-5431 * 26
--------------------------------------------------------------
※指導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主辦單位:臺北市松山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太玥工作室、東南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
--------------------------------------------------------------
※操作範圍:
松山車站周邊、饒河街周邊、基隆河彩虹橋下河岸空間
※構想說明
松山區是一個新歡與舊愛交集的美麗城市,新元素與老文化在社區的轉角處縫合…
但我們期許更多人一起關心松山社區議題,深入探討我們的城市街廓是否有更真實的期待和改變,本課程在引領社區夥伴分享知識的同時,也將構築出松山區未來發展願景,同時也希望參與本學程學員有機會受推薦成為講師。
※課程規劃與師資說明
(一) 開課邏輯 (學程總時數,共36小時)
1. 第一階段:城市街角-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
10/12-11/26每週六 09:30-16:30
2. 第二階段:城市街角-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世界咖啡館暨小型成果發表
11/02-11/16 每週六13:30-17:30
(二) 工作坊及世界咖啡館規畫與安排
本創意工作坊之舉辦,將邀集關心松山區城市發展願景的夥伴針對本區環境及發展所面臨之課題提供建言,結合討論,激盪出環境級城市發展的創意點子,以供北市府城市再造之參考。
※帶領講師資歷簡介
項次 |
講教師姓名師群 |
教師資歷 |
1 |
賴仕堯老師 |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
2 |
郭倩如老師 |
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協理 |
3 |
徐貴新老師 |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系主任、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
4 |
陳威廷老師 |
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
5 |
陳燕釗老師 |
德霖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
6 |
蔡素貞老師 |
松山社大校長、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第一階段:城市街角-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
10/12-11/26每週六 09:30-16:30
10/12 場主持人-賴仕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主軸-台大城鄉所研究生及社區民眾
10/20 場主持人-郭倩如/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協理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主軸-歷屆青規師、儲備社規師及社區民眾
10/26 場主持人-徐貴新/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系主任、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主軸-東南科技大學觀光與生態旅遊系所學生及社區民眾
第一階段主題:【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議程
時間 |
議程主題 |
說明 |
主持及帶領講師 |
09:30-10:00 |
活動開場流程說明
|
1. 與會伙伴、活動流程介紹 2. 說明活動目的及預期成果 |
10/12 場主持人-賴仕堯 10/20 場主持人-郭倩如 10/26 場主持人-徐貴新 |
10:00-11:00 |
澆灌-深入現況 |
松山區景觀與城市發展現況 |
蔡素貞/松山社大校長、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11:00-12:30 |
澆灌-他山之石借境學習 |
從荷蘭經驗 談河岸生活 |
陳威廷老師/華梵大學建築系講師 |
12:30-13:30 |
午休餐敘-精神交流 |
|
|
13:30-14:30 |
萌芽-松山區基隆河岸周邊發展的前瞻發想 |
針對松山車站周邊、饒河街周邊、基隆河彩虹橋下河岸空間可能的發展空間 |
陳燕釗老師/德霖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
14:30-15:50 |
結實-分組討論腦力激盪 |
針對上述案例所示之區域發展元素,請與會夥伴透過分組對話、討論、激盪出可運用於本區之創意構想或改造點子,並以文字或圖繪等形式予以呈現 |
10/12 場主持人-賴仕堯 10/20 場主持人-郭倩如 10/26 場主持人-徐貴新 |
15:50-16:00 |
中場休息、茶點交流時間 |
成果發表準備 |
|
16:00-16:30 |
豐收-創意發想成果交流
|
各組輪流發表討論成果、分享彼此的創意構想 |
10/12 場主持人-賴仕堯 10/20 場主持人-郭倩如 10/26 場主持人-徐貴新 |
-----------------------------------------------------------------------
●透過小型對話過程中串連、共構,審視攸關社區發展的問題。透過所參與的對話網絡去「催生出一個世界」,也透過彈性的小團體討論,真誠對話,產生團體智慧。在討論中,帶動同步對話、反思問題、甚至找到社區發展新的行動契機。
11/02 場主持人-賴仕堯/國立台灣大學建築及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社區領袖及社區民眾
11/10場主持人-郭倩如/行遠國際工程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協理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社區領袖及社區民眾
11/16 場主持人-徐貴新/東南科技大學環境管理系系主任、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參與分享交流成員-社區領袖及社區民眾
第二階段主題:【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世界咖啡館暨小型發表會】議程
時間 |
議程主題 |
說明 |
主持及帶領講師 |
13:30- 13:40 |
活動開場流程說明
|
1. 與會伙伴、活動流程介紹 2. 說明活動目的及預期成果 |
主持人-蔡素貞/松山社大校長、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13:40- 13:50 |
世界咖啡館遊戲規則介紹 |
為世界咖啡館背景定調-鼓勵大家踴躍貢獻己見、交流與連結不同的觀點、共同聆聽其中的模式觀點及更深層的問題、集體心得的收成與分享。 |
世界咖啡館主持- 蔡素貞/松山社大校長、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13:50- 14:30 |
討論熱身- 城市街角-構築夢想社區創意對話工作坊創意發想成果 |
分享創意構想與成果-邀請與會人員激盪可能的城市發展圖像 |
11/02 場分享人-賴仕堯 11/10 場分享人-郭倩如 11/16 場分享-徐貴新 |
14:30- 15:00 |
討論議題- 第一回合討論:探詢關鍵議題 |
針對本區域城市發展現況探索的提問 |
邀請各桌桌長 |
15:00- 15:30 |
第二回合討論:深化及連結關點 |
1. vision願景 2. action行動 |
|
15:30- 15:50 |
茶敘coffee break |
|
|
15:50- 16:20 |
第三回合討論:歸納觀點導引模式 |
寫下心得回饋單,張貼於牆面上 |
|
16:20- 16:40 |
全體成員大匯談 |
|
|
16:40- 17:20 |
小組上台分享 |
|
|
17:20- 17:30 |
活動結束:邀請再敘未來咖啡 |
|
|
※預期效益/或目標
松山區一直以來便是引領臺北市商業化、國際化最早的區域,松山機場坐落本區西北端,為國內航線最大樞紐,饒河街觀光夜市,價廉物美,是民眾逛街休閒的選擇地點,以及本地特有的基隆河濱公園景觀,造就松山景觀資源與自然空間,區內的市民醫療網密集、教育環境完備、交通網便捷、健康的休閒空間多,且居民的社區意識、環保意識高,各種社區營造團體及營造成果豐碩,透過本課程之學習與操作,如後巷變花園、綠色休閒軸線的推動、綠色通學步道的規劃、社區文史生態導覽、社區鄉土工作坊,其達成以下目標與預期之效益:
(一) 因應松山火車站鐵路地下化未來城市面貌之轉變所造就之都市新生地,與
松山區老舊社區/街區(民生社區、饒河街)之新生再造之可能與多元想像
(二) 透過社區參與建立共同話題、共識與利益改善,提高市民居住品質邁向健
康城市,看見松山街廓社區的城鄉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