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學-文史點滴

台北湖山腳-關渡宮創建史

北台灣最廣長的台北淡水河系;含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流域,跨台北縣市、基隆、宜蘭、桃園、新竹各地。如同天賜之水、神佑之域,帶動數千年大自然生態及早先人類孕育養成。更促使近四百年,台北地區原漢各族群的生活與信仰,維存互動興落轉化的歷史文化演進。

    探討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原先住民:凱達格蘭族各社早期共同的祖靈信仰,至明末清初漢移民帶來佛道儒家多神的宗教信仰,由弱少轉成強勢社會主流。尤以象徵海洋文化傳奇,祈佑水運航行保安,生活安定富裕的林默媽祖信仰,總不斷的發揮其重要角色。

  

    北台灣最廣長的台北淡水河系;含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流域,跨台北縣市、基隆、宜蘭、桃園、新竹各地。如同天賜之水、神佑之域,帶動數千年大自然生態及早先人類孕育養成。更促使近四百年,台北地區原漢各族群的生活與信仰,維存互動興落轉化的歷史文化演進。

    探討台北淡水河流域的原先住民:凱達格蘭族各社早期共同的祖靈信仰,至明末清初漢移民帶來佛道儒家多神的宗教信仰,由弱少轉成強勢社會主流。尤以象徵海洋文化傳奇,祈佑水運航行保安,生活安定富裕的林默媽祖信仰,總不斷的發揮其重要角色。

    代表華人國力正式領治台灣的明萬曆15年(1661年),明朝將領鄭成功率水師艦隊,渡海攻台驅逐荷蘭勢力。在澎湖海面上遇風浪祈求媽祖庇佑得以平安抵台。其明鄭北路軍由淡水海口八里坌進駐台北盆地,在北投唭里岸,屯田駐防自給自足。

    隨明鄭軍來台漢僧石興和尚,將恭迎渡海來台灣的湄洲媽祖分靈神尊,選定在大屯火山隆起的脈嶺山腳斷層地河口,關渡門開山蓋茅草屋立名靈山天妃廟奉祀,成為台灣中部以北最早創建的媽祖廟。

    清朝康熙22年(1683年),清軍水師靖海大元帥施琅平定台灣,感恩海神媽祖保佑事成,多次向清廷申議褒封;由天妃升格為「天上聖母」,至尊崇的極限「天后」,並還願自力在台南府城建天后宮。

    而台灣北部最早的闋渡媽祖宮,在乾隆48年(1783年),由台北基隆地區漢通事賴科,向原漢幕集大量資金擴建闋渡宮,北投社也捐贈一對石雕龍柱,至今保存良好,見証這難得由在地原住民,共襄盛舉建華人海神媽祖,保佑大台北地區住民。

    台北淡水河域隨著漢移民入墾下,由下游往上游開拓,農商共進相互增強,帶給淡水河系流域住民凱達格蘭各社快速轉化,由社漢化成庄,河渡口岸繁榮為港街市集。而代表漢人信仰護佑商業水運發展有成的指標神媽祖,也在各港街建設時間同期創立媽祖宮廟。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民生社區田園廊道文化走讀

台北市松山區西北面;塔塔悠里族社庄地,在基隆河環抱中廣大的沼農地,清代屬大加臘堡,日治昭和年間部份被徵收為機場。

台灣光復後民國49年起,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聯合國顧問援助在南面開發民生社區,由臺灣省政府支持、臺北市政府主導開發,在規劃上仿效美國先進的都市計畫方法,將省轄臺北市東北角的一塊大型素地,打造為首個全國性美國式示範社區,計劃容納人口七萬人,目前居住人口已超過八萬人,是中華民國在臺灣非常成功的都市計畫實際案例。

 松山區西北面;塔塔悠里族社庄地,在基隆河環抱中廣大的沼農地,清代屬大加臘堡,日治昭和年間部份被徵收為機場。

    台灣光復後民國49年起,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聯合國顧問援助在南面開發民生社區,由臺灣省政府支持、臺北市政府主導開發,在規劃上仿效美國先進的都市計畫方法,將省轄臺北市東北角的一塊大型素地,打造為首個全國性美國式示範社區,計劃容納人口七萬人,目前居住人口已超過八萬人,是中華民國在臺灣非常成功的都市計畫實際案例。

    1964年(民國53年)10月,時值臺北市區向東發展,由市長高玉樹主導成立「民生東路新社區建設委員會」,採市地重劃方式開發,初始設計將原為110多公頃的市郊土地規劃為可以供45,000人居住的現代化住宅區。民生社區的範圍東至基隆河(現行最接近路段為塔悠路),西臨敦化北路,南抵延壽街和敦化北路199巷連線,北接松山機場,總面積為2.9846平方公里,行政區包括了松山區精忠里、東昌里、介壽里東榮里三民里富泰里富錦里新東里新益里莊敬里等十個里。

    民生社區公共設施完善,設有郵局銀行游泳池網球場棒球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並於1970年啟用台灣第一座污水處理廠。1992年,完成了地上11層、地下3層的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大樓,內設有台北市銀行臺北市立圖書館三民分館、社區教室、健身房等設施。

    1993年社區居民的發起及社區內各鄰里長的響應之下,成立了民生社區發展協會,並配合臺北市政府推動環保、綠化、美化等工作。2002年7月22日,民生污水處理廠停用,原處理之每日15500噸污水量經由主幹管送至八里污水處理廠處理。民生社區的中心點,為位於三民路民生東路交叉口的的民生圓環

    社區內設有25座大小不等的公園,綠地佔了社區面積近10分之一,街道規劃採井字型方式,每條馬路均有喬木人行道及中隔島樹,使得整體社區呈現綠意盎然之景觀。社區在規劃之初,已將電線全面地下化,因此在社區內沒有設置電線杆,使街道上的活動空間更為寬廣。2000年6月,在當時的松山區所推動的「後巷變花園」改造下,進行了防火巷改造工程,使後巷空間獲得改善。

    民生社區內同時也依照居民的規模,規劃了多所國民學校,包含兩所國民中學、四所國民小學;在社區外圍,還有台北市第一所開放型校園健康國小以及一所社區型高中西松高中。大量的教育資源讓社區中的學童可以便利的上學與活動,社區居民也可充分的利用學校空間進行各項休閒活動。

    此外,在民生社區中,設有兩所臺北市立圖書館之分館,民生分館成立於1983年12月17日,座落於敦化北路199巷5號4樓和5樓,館藏特色為兒童及親職教育。三民分館成立於1993年,位於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內之5樓及6樓,館藏特色為美術,除了蒐集與美術相關之各種圖書、視聽資料,並提供最新的美術資訊。

11/4週四:民生社區田園廊道文化走讀/台北市政府松山區公所主辦/松山社區大學合辨/吳智慶老師帶隊導覽

上午9點松山民生區民活動中心集合/空中菜園/富錦街沿線朱槿路燈/民福里後巷綠化/苔球園藝(中午結束)

 

山水人文學 會執行長  2021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02)25812765 / 松山社區大學-贊助製作

民生社區田園廊道文化走讀,洽詢報名處:松山社大吳炳煌執秘02-27475431

時間

地點

內容

重點元素

0900

-

0950

松山民生區民活動中心

空中

松山區民生社區活動中心屋頂菜園樂活分享謝翠鈴里長帶領里民打造三民樂活空中菜園不僅成為區民朋友們情感交流的平台在抵達菜園的那一剎那眼前的景色讓人一掃疲憊感,優美的菜園景觀伴著菜友們辛苦種植的蔬果香草,還有養殖的蜜蜂嗡嗡嗡忙著採蜜、以及蝴蝶飛舞等…

ü   參與式預算

ü   可食地景

ü   社區園圃

ü   園藝療癒

停留20分鐘

0950

-

1010

 

富錦街

松山意象路燈

朱槿又稱為扶桑,在「臺北市區花網路票選活動」中被民眾票選為松山區花,花形花色艷麗繁多。走在松山區的小巷弄及公園中,如富錦公園、延壽公園,皆可以看見花朵的嬌豔美麗,因為地方里長的用心,使路燈上也留下了朱槿的蹤跡,朱槿路燈也成為松山區公園的另類亮點。

ü   參與式預算

ü   巷弄美化

ü   人文歷史

步行10分鐘

停留10分鐘

1010

-

1050

民生社區的今與昔

在原民時代,里族與塔塔悠族在此依水而居,展開民生社區的起源。

1964年,配合市區向東發展的政策,依聯合國顧問的建議,申請500萬美元的美援貸款,將110公頃的稻田規劃為可以提供45,000人居住的現代化高級住宅區,引進當時歐美流行的集合住宅社區概念。歷時九年,完成台灣首座美式模範社區。

1968年,有寬廣的巷道、防火巷的公教住宅、聯合新村先後完成,是台北市最現代化、最美麗、公共設施最完善的四層樓住宅。

近年民生社區特色,就是以「巷弄文化、創意小店、林蔭花園」著稱,走在民生社區裡,最重要就是放慢腳步、眼看四方,即使是短短兩公尺寬的防火巷弄,都可看到紅磚舖面與花盆吊飾,相當有趣。

透過步行,從耳中聆聽民生社區的歷史與發展,眼見民生社區步登公寓,以步行慢慢體會民生社區的文化氛圍,回想數代台北人對於民生社區的居住記憶。

ü   人文歷史

步行50分鐘

1050

-

1110

停留

民福里

後巷綠化

松山區民福里現任里長古瑞珍,在任內積極與區公所、里民合作,進行參與式預算提案,運用閒置空地綠美化及文創休閒,改變了民福里居民的生活品質,本年完成民福里後巷綠化工作,第一次讓民眾親身體會。

ü   參與式預算

ü   後巷綠美化

ü   園藝療癒

停留20分鐘

1110

-

1200

苔球園藝diy

 

紓壓苔球園藝diy手作課程

ü   社區園圃

ü   園藝療癒

停留50分鐘

 


古台北巨木重現-流落探討

    台北湖內海是台北盆地的前身,大屯火山爆發將臺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臺北湖。於是臺北盆地的表面開始有沉積物,逐漸將崎嶇的丘嶇的丘陵填平。雖然出海口被阻斷,但是河川的流動仍然在進行;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積物開了口,積聚在古臺北湖中的水,也隨著河川的流動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褪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台北湖內海是台北盆地的前身,大屯火山爆發將臺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臺北湖。於是臺北盆地的表面開始有沉積物,逐漸將崎嶇的丘嶇的丘陵填平。雖然出海口被阻斷,但是河川的流動仍然在進行;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積物開了口,積聚在古臺北湖中的水,也隨著河川的流動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褪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距今約1萬年前,地球氣溫暖化海水升漲,海水自關渡峽口再次進入台北盆地,逐漸淹沒形成「台北鹹水湖」,持續至距今約6000年前,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攜帶大量的泥、沙與礫石淤積,「台北湖」逐漸陸化成為河道、沼澤與森林交錯密佈的「台北古森林」。然而部份森林巨木遭泥沙掩埋,成為零星散佈的「化石森林」,沉睡在地表下。

    近期台北地區一些大型建築工地中,被挖掘出土重現的古森林巨木,表層稍微碳化,樹幹與根部型態優美相當難得,見證台北湖盆地的滄海桑田。先有台北盆地三重、新莊郵局、樹林、新店民權路、景美、公館台灣科技大學、北投捷運站一帶大型建築工地,在10~50米地底下泥槳中發現碳化巨木,最多是樟木,也有梢楠木、紅茄苳木,並有數棵密聚群木出土現象。

    而台北市東區拇指山腳;古台北湖東岸潮間帶,現信義區松仁路一帶,發現千年碳化巨木。2014年開挖地基,發現「巨大木頭」,長約30公尺、基盤粗約5人抱,重約50公噸,剛出土時木香氣濃;因為太巨大,切割成3段,花2天才將它移出。為了避免爭議,營造廠暫時移走,2016年移回出土地供人參觀,並申請學術研究教育單位碳14化驗;定論為台北盆地原生種樹;一株1500年樹齡巨木,死亡倒沒沈埋在土泥壤中,長達5000年以上的紅茄苳木。

    身為台灣史研究學者,曾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聘樹委員;著台北市珍貴老樹、城市綠寶石專書,遇專長事當則親自探尋記錄了解。訪問到信義區惠安里長周葉長:「本里有幸發現幾千年巨木,居民看到很驚訝,所以期待留在原地維護、促進地方鄉土環境教育、文化生態特色發展。」

    業主邢瑞瑄:「希望能引起政府相關單位重視,邀聘有關學者研議,盼能妥善收藏,憂心擺放露天展示,古巨木恐因風吹日曬而風化毀損。盼地質學家來此研究,由政府或民間企業收存,移往具有安全室內大空間展覽」。可惜結果接受不到政府的任何反應,新聞傳播媒體的空心炒作,也沒受理會。最後只得移放七堵貨櫃埸空地,遭受任其腐壞宿命!

    後來在板橋文化路一段188巷建地,底下30公尺處,又挖到約35米長重達26公噸古巨木。在新聞媒體無理頭抄作下,喊出價值十億元,最後只好迫著業主「新光」,出面數落古巨木不值錢。

    近曰帶著學員至土城斬龍山史前文化遺址區探查,這屬古台北湖南岸潮間帶,淺山丘陵地古森林區。

    斬龍山東坡下往海山站途中,廣大林立建地中發現躺著數株古巨木,一靠近香味濃為樹皮紋列清楚的古樟木,基盤粗約3人抱約1000年樹齡,據說從附近西邊工地挖到搬移過來的,其命運又是遭受任其腐壞。難道我們地理環境生態教育太強化嗎?感嘆台灣人某方面真是暴殄天物!

山水人文學會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OTK2018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大台北挖出巨木:

2015年  板橋文化路一段建地,在底下30公尺處,挖到約35米長重達26公噸古巨木。

2014年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都更時,挖到一棵50公噸重的千年紅茄苳木。

2012年 新北市三重區光復路整地時,挖出12公噸重,超過5千年歷史的古樹。

2004年 捷運承包商在新北市三重區三和國中挖出一牛樟木樹頭,經認定樹年代超過5千年。

2003年 新北市板橋區重慶路挖地基時,發現埋藏逾4千年的千年牛樟木。

    板橋區里長聯誼會會長、百壽里長林華偉說,該工地半年前由新光集團向中油公司租地,並開挖興建長照中心,約兩週前怪手在工地30公尺深處挖到這支巨木,巨木直到13日才完全出土,經專家初步鑑定,該巨木約35米長、直徑2.5米寬、重達26公噸,很可能史前即已藏身地底。

    曾親身接觸到那根神木的林華偉表示,神木外型完整,油脂非常豐富,且散發出濃烈的香味,有專家判斷很可能是沈木或松柏類或自冰河時期即存在台灣的山毛櫸等樹種,若是以沉香木的市價計算,該神木至少有10億元以上的價值。據地質專家研究,大台北地區曾是鹽湖水盆地,很可能是數千年前、甚至遠在冰河時期。因地殼變動,將原是高山上的巨木震倒埋到湖底,直到湖水散去,才形成大台北盆地;當地耆老也說,該工地旁的大水溝,以往也是河流,附近都是河流沖刷的沙地,由於油庫口自有文獻以來一直都是平原和水田,不過因板橋和盛產檜木的三峽緊鄰,也不排除久遠年代前從山上流下埋入土中。

    新北市新店區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建築工地,近日出土一根古老巨木。新北市農業局林務科今天表示,已聯繫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安排專家調查是否為文資法公告的珍貴稀有植物。位於新店區央北重劃區的開發案中,在歷史公園附近的一處工地,建商開挖地下室時,挖掘出一根埋在地底下的巨大古木樹幹。

    這一根巨木橫躺時,外觀樹幹胸約2公尺,長度約10餘公尺,實際大小將進一步調查與測量。地主已經請建商於6月21日利用起重機將巨木樹幹吊掛出土,暫時放置工地旁並繫上紅布條。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林務科長黃嘉文今天表示,接獲通報後,已聯繫農委會林務局專家,安排時間至現場會勘認定樹種、樹齡,是否為珍貴稀有植物。

    林務科指出,若屬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公告規定自然紀念物的珍貴稀有植物,包括台灣穗花杉、南湖柳葉菜、台灣水青岡、清水圓柏,無論是否存活,都應受文資法規範。

    林務科表示,營建工程或其它開發行為進行中,發現具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價值者,應即停止工程或開發,並通報主管機關處理。

    新北市三重區及板橋區的工程開發都曾挖出古木,當時曾有專家學者會勘認為,台北盆地在古代曾遭海水淹沒,形成廣闊的「台北鹹水湖」,盆地內「古森林」經演變及泥沙掩埋,形成零星散布的「化石森林」。


基隆河~鍚口里族搭搭悠社

    台北這一片四面環山圍繞的大盆地,明朝崇禎5年(1632年),位於基隆河中段的松山區,有三個同屬凱達格蘭族互動良好的社群,密集的棲居為鄰。上方為麻里錫口社,相傳用族語意「河流彎曲處」為社名,在今饒河街接八德路四段一帶為部落社地。中間的里族社,社址位於現南松山麥帥一橋至接近民權大橋段,當時為基隆河中段最強勢力的一個大社,故基隆河中段又稱為里族河。下方的塔塔悠社,位於今民權大橋以北至濱江街大直橋河岸一帶,相傳社名以白色狗毛鑲珠、貝,成為活潑動人的少女頭飾為稱。

    台北這一片四面環山圍繞的大盆地,明朝崇禎5年(1632年),位於基隆河中段的松山區,有三個同屬凱達格蘭族互動良好的社群,密集的棲居為鄰。上方為麻里錫口社,相傳用族語意「河流彎曲處」為社名,在今饒河街接八德路四段一帶為部落社地。中間的里族社,社址位於現南松山麥帥一橋至接近民權大橋段,當時為基隆河中段最強勢力的一個大社,故基隆河中段又稱為里族河。下方的塔塔悠社,位於今民權大橋以北至濱江街大直橋河岸一帶,相傳社名以白色狗毛鑲珠、貝,成為活潑動人的少女頭飾為稱。

    當時首次被西班牙統治當局,用文字記載相關資料:1632年3月,一支80多人組成的隊伍,「在暗夜逆淡水河而上,順武朥灣,發現台北平原」。不久,又發現沿kimazon河上溯,可經由里族社(Lichoco)到達雞籠港外暖暖。十五年後取代統治的荷蘭,在1647年進行台北地區各社首次的人口調查,記載著:麻里錫口社52戶180人,里族社52戶213人,塔塔悠社13戶59人。

    明朝末期永曆15年(1661年),鄭成功率明鄭軍渡海登陸鹿耳門,迫戰荷蘭人降服退出台灣。鄭軍各鎮營屯墾各地,據傳屯駐北投區唭哩岸的北路軍官-許建總,巡防至基隆河岸各地,看上了塔塔悠社地肥沃。在明鄭降清後的康熙48年前,擔任開發夥長身份,協辦陳賴章墾號勘查台北大加臘地,取得下塔悠土地,並娶兩位社婦為妾。

    麻里錫口社到清朝領台雍正元年,錫口劃入淡水廳大加臘堡地,泉州安溪漢移民大量湧入社地開發。麻里錫口社同樣因原漢族群不合,迫使錫口社人移往上游汐止樟樹灣另立新。嘉慶初年,漢人已完全主導地方事務,日治年間執行台灣人口全面統計,續稱平埔族社人為熟蕃,字詞用在戶口謄本以熟字分族別,且加速族社群隱化消失。

    頂塔悠位於松山東北角河岸地置雖偏僻,清代及日治前期是大稻程通往內湖港墘的必經之路。1932年(民國21年)日軍徵收塔塔悠南面土地建松山機場,將週邊列為管制區,造成頂塔悠番社和外界隔絕不便,出入靠基隆河渡船到內湖頂頭店仔,後來建有內湖吊橋可供通行,但處於堤防外最為落後。

    頂塔悠潘厝耆老–潘天賜年80歲世居蕃社,憶起出生成長的家潘家大厝,稱奇的說:可能是公廨集會所(筆者推測也有可能是頭目厝),長厝形用土埆架起厝頂蓋草,非常高挑大間,隔成三間,中間公廳採光好大又方正,可擺設四張大桌。掌理家的查某祖曾祖母潘閩束,臉上有刺青,常年用黑布巾包紮在頭上,被稱叫蕃婆,活到七十多歲日治時逝世。

    潘天賜小學讀內湖公學校,每天搭渡船往返,且少有到松山錫口街走動。畢業後幫忙家園務農種茶,常跟著父親潘杜走松山機場小徑到台北城中央市場批賣菜,或到汐止街賣高麗菜,後來娶撐渡船養女謝儉為妻,也做過花磚瓦窯場工作。記得光復後,番社遭到幾次淹大水,所住的潘家大厝土埆牆被水浸泡下鬆垮的倒下,造成部份族社親傷心離開,故剩才十多塊厝。

    後來到1994年(民國83年),配合基隆河截灣取直改道整建動工,蕃社田園厝地一律被徵收拆毀,最後的族社親也搬遷四散,潘天賜一家被安頓到對岸內湖公家所建的國宅中,整天照顧中風的太太。被問到多久沒回老家舊地看看,勾引起他的懷念。帶引著我由南松山經新開闢的搭攸路,穿越第六水門堤防外,現高速公路高架下北面河岸一片空壙草埔,指著說:這就是頂答悠蕃社故地,咱祖先和我生活過的好所在。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古台北湖~千年沉埋巨木

    台北湖內海是台北盆地的前身,台北盆地形成在3000萬~500萬年前,臺灣西半部大部份區域,還只是歐亞陸板塊東南邊緣的一小部分,屬濱海到淺海環境,不斷地累積由鄰近歐亞板塊河川所帶來的沉積物,成就出臺北最古老的沉積岩地層。到了大約5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開始碰撞歐亞大陸板塊,引發造山運動且不斷持續著。

    直到約200萬年前,造山運動達到高峰期,將現在的臺灣島推出海平面,但那時候的臺北地區還只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自東南流向西方,經泰山由林口附近出海,在河口形成林口沖積扇。此時由於造山運動的推擠,不但讓山脈隆起,也造成斷層帶的產生。大約在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開始爆發,形成較高的火山地形;地形的變動使古淡水河因此轉而偏北,流入臺灣海峽;由於河川的轉向,林口沖積扇便停止發展。

    台北湖內海是台北盆地的前身,台北盆地形成在3000萬~500萬年前,臺灣西半部大部份區域,還只是歐亞陸板塊東南邊緣的一小部分,屬濱海到淺海環境,不斷地累積由鄰近歐亞板塊河川所帶來的沉積物,成就出臺北最古老的沉積岩地層。到了大約5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開始碰撞歐亞大陸板塊,引發造山運動且不斷持續著。

    直到約200萬年前,造山運動達到高峰期,將現在的臺灣島推出海平面,但那時候的臺北地區還只是一片丘陵,古淡水河自東南流向西方,經泰山由林口附近出海,在河口形成林口沖積扇。此時由於造山運動的推擠,不但讓山脈隆起,也造成斷層帶的產生。大約在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開始爆發,形成較高的火山地形;地形的變動使古淡水河因此轉而偏北,流入臺灣海峽;由於河川的轉向,林口沖積扇便停止發展。

    大屯山火山群的活動持續進行著,臺北地區也一直維持著丘陵的地形,直到大約40萬年前,位於林口與臺北之間的山腳斷層陷落,使林口抬升為臺地,而臺北則開始陷落形成盆地;除此之外,觀音火山也開始噴發,促使古淡水河南岸的地形上升,由於臺北陷落成為盆地,再加上觀音火山噴發所造成的地形改變,臺北盆地成為較低處,鄰近的基隆河與大漢溪均轉向注入淡水河,形成龐大的淡水河流域。

    直到約2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的活動才漸漸的趨向緩和,但是火山的熔岩阻斷了淡水河的入海口,將臺北盆地堰塞成湖(即古臺北湖),於是臺北盆地的表面開始有沉積物,逐漸將崎嶇的丘嶇的丘陵填平。雖然出海口被阻斷,但是河川的流動仍然在進行;約至3萬年前,因為河川的侵蝕作用,使脆弱的火山崩塌堆積物開了口,積聚在古臺北湖中的水,也隨著河川的流動流向大海,留在盆地中的只有湖水褪去後的汙泥,和原本就已形成的淡水河流域,而盆地的底部則持續沉降。

    距今約1萬年前,地球氣溫暖化海水升漲,海水自關渡峽口再次進入台北盆地,逐漸淹沒形成「台北鹹水湖」,持續至距今約6000年前,大漢溪、新店溪及基隆河,攜帶大量的泥、沙與礫石淤積,「台北湖」逐漸陸化成為河道、沼澤與森林交錯密佈的「台北古森林」。然而部份森林巨木遭泥沙掩埋,成為零星散佈的「化石森林」,沉睡在地表下。如遇環境地質許可會轉變碳化,而一般埋藏在地底千年卻又不爛的,又叫陰沉木,通常3000~20000年就會呈現烏碳硬化,因為保留木頭紋理,但兩萬年以後的木頭則會全碳化,會變得像石頭一樣重硬。

    近期台北地區一些大型建築工地中,被挖掘出土重現的古森林巨木,表層稍微碳化,樹幹與根部型態優美相當難得,見證台北湖盆地的滄海桑田。先有台北盆地三重、新莊郵局、樹林、新店民權路、景美、公館台灣科技大學、北投捷運站一帶大型建築工地,在10~50米地底下泥槳中發現碳化巨木,最多是牛樟木,也有梢楠木、並有數棵密聚群木出土現象。而台北市東區四獸山一拇指山腳;古台北湖東岸潮間帶,工地屢次發現值得觀察!

    這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底516號,可能是目前古台北湖盆地,發現最大的千年碳化巨木。建地原為兩層樓屋齡56年的「配售國宅」,地主於2014年自資改建為「地上9層、地下2層」建物。9月開挖地基,在深度地下不到5公尺泥土中發現「巨大木頭」,長約30公尺、胸徑寬約3.5公尺,基盤粗約5人抱,重約50公噸,剛出土時木香氣濃;因為太巨大,切割成3段,花2天才將它移出。為了避免爭議,營造廠暫時移走至五股,今2016年10月首度移回出土地供人參觀,並申請學術研究教育單位碳14化驗;定論為台北盆地原生種樹;一株1500年樹齡巨木,死亡倒沒沈埋在土泥壤中,長達5000年以上的紅茄苳木。

    身為台灣史研究學者,曾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聘樹委員;著「台北市珍貴老樹」、「城市綠寶石」專書,又是信義區文史專家,遇專長事當則親自探尋記錄了解。訪問到信義區惠安里熱心里長周葉長:「本里有幸發現幾千年巨木,居民看到很驚訝,所以期待留在原地維護、促進地方鄉土環境教育、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業主奇木收藏家邢瑞瑄:「希望能引起政府相關單位重視,邀聘有關學者研議,盼能妥善收藏,憂心擺放露天展示,古巨木恐因風吹日曬而風化毀損,盼地質學家來此研究,由政府或民間企業收存,移往具有安全室內大空間展覽」。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台北基隆河冬候鳥鸕鶿生態

世界級生態景觀,數千隻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別名:水老鴨,魚鷹、烏鬼,是一種廣泛分佈的鸕鶿屬海鳥。頭臉側面看起來就像龐克頭造型(Mohawk hairstyle)。台海聚集在金門過冬,其主力可能來自於更北方的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流域,或是貝加爾湖南側一帶。近年從北半球地區,飛過來台灣北部渡冬,今年最大量近千隻鸕鶿盛會。

現北台主棲息地,在基隆五指山區東端,新山水庫集水區後方水岸群聚生活,等到隔年三四月天氣回暖後,再回到北方繁殖。回程時間約春暖3月底4月初,隨著北返傳宗接代時間趨近,鸕鶿出現白頭繁殖羽的數量愈來愈多。

 

    世界級生態景觀,數千隻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別名:水老鴨,魚鷹、烏鬼,是一種廣泛分佈的鸕鶿屬海鳥。頭臉側面看起來就像龐克頭造型(Mohawk hairstyle)。台海聚集在金門過冬,其主力可能來自於更北方的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流域,或是貝加爾湖南側一帶。近年從北半球地區,飛過來台灣北部渡冬,今年最大量近千隻鸕鶿盛會。

 

    現北台主棲息地,在基隆五指山區東端,新山水庫集水區後方水岸群聚生活,等到隔年三四月天氣回暖後,再回到北方繁殖。回程時間約春暖3月底4月初,隨著北返傳宗接代時間趨近,鸕鶿出現白頭繁殖羽的數量愈來愈多。

 

    大台北基隆河從七堵、六堵、五堵、汐止、南港、內湖、松山、大直,到劍潭圓山大飯店這河段,近年來每年的10月到隔年3月,每日晴天清晨都可以看到數百隻鸕鶿,群出分隊越此飛翔悠遊河域,泊降河中游潛水吞魚覓食,成為台北人親近河川觀察記錄生態戀。

 

    這種鳥類以潛水類為食。它們能在水下待28秒左右,下潛深度在5.8公尺(19英尺)左右。其捕食地區約60%都在底棲帶。繁殖繁殖於湖泊中礫石小島或沿海島嶼。中國日本的部分漁民訓練它們捕鸕鶿的捕魚訓練。

 

    近幾年可能台灣環境生態改善了,吸引牠們渡海來台灣過冬,在基隆七堵新山水庫,大部分時間及晚上棲息地,都停在木麻黃枝頭及岸邊水中枯樹上群聚休息,也會下到水庫覓食活動及戲水洗澡。說也好玩,起飛前需靠風和日曬吹乾翅翼,飛離水面需靠水上助跑升空,每次都一群一群以人字形列隊,由汐止往南港松山方向飛來。

 

    鸕鶿覓食時間,一天只出來基隆河水域覓食一次,初冬天氣暖和時早晨6點多出發,寒冬天冷7點多才出來。但如吃不飽有時下午傍晚前,再一次出來覓食,食物以基隆河量大的吳郭魚、烏豆仔魚為主,然後天黑前回基隆新山水庫區域休息! 不像其他的水鳥,大部分一整天都在覓食!

 

    觀賞時間地點:早上6:20至8:30,台北基隆河圓山劍潭大直段、松山迎風河濱公周園、民權大橋、麥帥橋、錫口碼頭彩虹橋、內湖成功橋、南湖橋、內溝溪口、漳樹灣社后、汐止江北橋、峰峙灘音、五堵星光橋、長安橋、友蚋溪口、瑪陵坑溪口、六堵險圳、草濫溪口、七堵灣水岸、新山水庫觀景台、八堵崇仁橋壺穴,暖暖水庫、四腳亭、瑞芳龍潭堵、圓山子猴洞等處。

 

    鸕鶿鳥況可遇而不可求,歡迎大家晴天或陰天早晨,就近來台北基隆河段,觀賞一年一次冬候鳥鸕鶿,過境覓食盛況。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台北大龍峒-探尋巴琅泵社

        台北坌地重要史前人類生活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圓山文化遺址,舊稱巴大龍峒山,年代約4500-2000年。而其後代可能就是住在西面不遠處的巴琅泵社。原為台北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又名大龍洞,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台北坌地重要史前人類生活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圓山文化遺址,舊稱巴大龍峒山,年代約4500-2000年。而其後代可能就是住在西面不遠處的巴琅泵社。原為台北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又名大龍洞,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2006年因臺北市政府,在四十四坎街柬隘門遺址旁拆除蘭州派出所, 進行所謂的「大龍峒文化園區」六藝廣場的工程時,發現大龍峒遺址。經由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進行考古探坑試掘,分別在大龍國小操場及學校周圍六藝廣場挖掘十處探坑,其中九處發現了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汛塘埔文化」特有的繩紋陶、石器、石槌、玉錛及箭鏃,此外也發掘出許多清代瓷器。 「汛塘埔文化」乃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距今3500至4500年,由大坌坑文化晚期演化而來,有著著名的繩紋紅陶。


    大龍峒,最早的名稱是巴琅泵社(paronpon),「番俗六考」和「諸羅縣志」上面,則寫成大浪泵社,根據荷據時期戶口表記載,此地原是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屬北路諸羅番淡水總社二十三番社之一。荷
 蘭佔領年代一六四六年有社番十八戶,七十二人;(一六四八年)有二十五戶,八十人;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有十七戶,五十二人。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陳賴章墾號所申請核准的「大佳臘墾荒告示」,根據諸羅縣發給陳賴章墾號的墾單上面記載,當時拓墾的範圍有:「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一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脰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業經批准,著該社社商、通事、土官查勘確定……有田園約五十餘甲」等語,墾單上面的大浪泵溝就是後來所稱的大隆同溪,也就是經過大龍峒北面的舊基隆河,現己成中山高速公路下幾乎被加蓋的番仔溝臭水流。

  清乾隆36年間(1771)同安漢移民,向巴琅泵社租買的四十四坎街地,到嘉慶9年(1804)間商街興起建保安宮後,街商再聯合規劃設計為四十四間坎街。由現稱哈蜜街西面街尾福德宮,即西隘門舊址。左轉迪化街二段;大龍峒有名的百年陣頭武館-金獅團所在地。沿著大龍峒往大稻埕的奇峒古道,由酒泉街132號賣花店旁進入迪化街二段243巷,旁有王氏宗祠。迪化街二段306巷,聖公萬應廟,來到港墘夏寮萬和宮(祀福德正神)、保安社(陣頭的軒社) ,地名道出早期這是內河岸港墘。

 

巴琅泵社位於近淡水河右岸,大同區民族西路以北、延平北路四段廸化污水處理廠以南。到清未年間和大稻埕奇母卒社合併稱奇泵社,敞由日治年間台灣堡圖註記番社找到。大龍峒社地現己似公寓舊社區,清代舉人陳維英老師,在巴琅泵社地建有文昌祠樹人書院。北面下坡為台北市聰學校及陳悅記老師府、西北面中山高速公路高架橋下,為明清年代舊基隆河道現稱大龍峒番仔溝。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台北大橋頭淡水河文史

台北淡水河東岸大同區的大稻埕,原屬凱達格蘭平埔族奇母卒社地。清治咸豐元年(1851年),基隆糧商林藍田來此首建林益順店舖,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漢移民頂下郊雙泉拼,同安人敗走大稱埕,另開創府聚港街商集,因近河岸船運方便,又當逢北台灣茶外銷興起,英商六館行紛紛到此設代辦館所,同治年間商業己和艋舺街分庭抗立。

光緒初年台北建府城在旁,台灣巡撫劉銘傳來台北施政,1887年首築火車鐵道東至基隆,南行新竹,總站就設於台北城北門口的大稻埕河溝頭,由以南行線繞著其大稻埕商圈外圍行駛,再建台北大橋跨越淡水河南下,此時大稻埕商業己取代艋舺,也成為全台灣最繁華的商業經濟中心。

    台北淡水河東岸大同區的大稻埕,原屬凱達格蘭平埔族奇母卒社地。清治咸豐元年(1851年),基隆糧商林藍田來此首建林益順店舖,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漢移民頂下郊雙泉拼,同安人敗走大稱埕,另開創府聚港街商集,因近河岸船運方便,又當逢北台灣茶外銷興起,英商六館行紛紛到此設代辦館所,同治年間商業己和艋舺街分庭抗立。

    光緒初年台北建府城在旁,台灣巡撫劉銘傳來台北施政,1887年首築火車鐵道東至基隆,南行新竹,總站就設於台北城北門口的大稻埕河溝頭,由以南行線繞著其大稻埕商圈外圍行駛,再建台北大橋跨越淡水河南下,此時大稻埕商業己取代艋舺,也成為全台灣最繁華的商業經濟中心。

    北台灣全長達157公里的淡水河首座臺北大橋,前身由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建造,清領時期1888年(光緒十四年)正式動工,於1889年(光緒十五年)8月完工。主要提供火車通行,連結了三重埔與臺北大稻埕埠頭。設計出半鐵橋,橋上鋪設鐵路軌道,兩側有人行道可通車馬。東岸特設鐵製旋開橋,可隨時懸放便於船隻通行。

    清朝後期時代,台北盆地淡水河首重座跨河大橋:臺北橋早期為木製橋樑由於橋面低,漲潮時帆船渡輪無法直接通過,因此部份由外海溯河而來船貨,則在大橋頭下游四崁草埔河岸上下卸貨轉運再以陸路轉運到大稻埕、大龍峒、艋舺甚至全省其他各地。

    1895年日本佔領台灣,稱該橋為淡水橋,並於1896年進行修繕。1897年(明治三十年)8月初,颱風侵襲臺北導致淡水橋斷裂。臺灣總督府決定修改鐵路路線改由橫跨新店溪,經萬華板橋樹林再跨大漢溪南下。

    1899年(明治三十二年)舊鐵道拆除,新鐵道與淡水河七拱氣車道鐵橋興建完成。台北橋成為台北八景之一的「鐵橋夕照」所在地。二戰後每年1次最熱鬧是農曆4月25日,三重埔拜拜迎神,下午工禁示車輛上橋,讓數十萬台北人擠過橋吃辮桌餐宴。後來台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決議拆除重建, 1969年11月15日,臺北橋改建完畢並通車,從鐵橋改為水泥橋四線道橋路面。這時候淡水河水質開始變差,漁撈粑蛤舢板船不見了。

    大橋頭府聚街現今台北橋頭北面迪化街二段一帶,最早期為大稻埕奇母卒社通大龍峒社兩地社路,西則為淡水河,北面為明代的基隆河道。在清代咸豐三年後,才有更多同安縣漢移民定居在此,發展「四坎仔、草埔仔」成為修造船業、洋行茶業、米食加工、小商市集,人力市場,還曾有大橋頭戲院,近來社造為延三美食夜市及粿仔街。

      這裏又叫牛磨車街,保留清代店鋪街厝,「大橋教會」是馬偕傳教士在大稻埕興建的第一個教會所在地。而台北市最早的禮拜堂應為「 大龍峒禮拜堂」,1875年由陳願長老獻地今延平北路四段頭米粉寮附近一。

    可惜於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部分民眾因排外進而攻擊各地教會,「大龍峒禮拜堂」也在那時候被摧毀,事後經馬偕博士向清廷爭取,以賠償金分別於艋舺八甲庄、新店、錫口(今松山 )、五股坑、洲裡(今蘆洲)及大稻埕大橋頭重建造禮拜堂,1886年落成,並改名為「枋隙禮拜堂」。

關於台北橋其實有非常多歷史的影像,還有更多的畫作,但是現代的人不再畫台北橋,但是台北橋的影像卻上了國際媒體,因為這座橋有著讓人震撼的摩托車河景象,更有著讓人驚恐的噪音聲壓。但是反觀在橋下的淡水河河面卻是歷史上最寂寞的畫面。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台北凱達格蘭族名探討

        台北坌地重要史前人類生活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圓山文化遺址,舊稱巴大龍峒山,年代約4500-2000年。而其後代可能就是住在西面不遠處的巴琅泵社。原為台北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又名大龍洞,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當近代西方人類學術興起,常會以強國強勢自創文明名詞。百年前的清治年代台灣沒有任何原住民族群 稱為:凱達格蘭族或是巴賽族。當時以社為單位,只自稱或被稱淡北蕃社〈清雍正至同治年間新竹淡水廳署以北部平埔原住民稱呼〉,清光緒年間改稱淡水縣平埔蕃。

    1895年以學習西化強國的日本國佔領台灣,展開統治者所謂西方式人類民族學調查。大台北盆地千年前由內海水退陸化成河川沼澤地,台北各社平埔原住民將大沼澤;族語叫大加蚋。故清康熙48年大台北陳賴章墾開就寫出大加蚋荒埔,雍正元年淡水廳署在新竹市地設立,廳署管轄地台北為大加蚋堡。當日治年間日本學者要台北平埔原住民硬稱族名:族人用「卡大加蚋」, 被譯音成「凱達格蘭」而成族名。

    而台灣北海岸及東北角的各社同語糸族親,因非住在大台北沼澤地區,就不認同自己為大加蚋平埔原住民族,日本人類學者只得用國際學術慣用方法,以其族語「人」叫「巴賽」冠稱為族名。自此台北平埔原住民叫凱達格蘭族、北海岸東北角同語言系平埔原住民叫巴賽族。這種混亂現象自日治年間至近期;百年來困擾著學界及民間。

    敝人2002年間參與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平埔會,常在研討中為稱巴賽族或凱達格蘭族爭糾不已,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1996年強勢的將台北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改為台北平埔原住民族名稱凱達格蘭大道。敝就向李壬葵老師及詹素娟老師反映,日本學者留下的未解亂象,現今學術界如何解決改善,減少以後推辦台灣文化教育,再造糾結不斷的困擾!提議真的不久後被實現了,但省思是否為最好的推定。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台北大龍峒-探尋巴琅泵社

    台北坌地重要史前人類生活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圓山文化遺址,舊稱巴大龍峒山,年代約4500-2000年。而其後代可能就是住在西面不遠處的巴琅泵社。原為台北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又名大龍洞,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2006年因臺北市政府,在四十四坎街柬隘門遺址旁拆除蘭州派出所, 進行所謂的「大龍峒文化園區」六藝廣場的工程時,發現大龍峒遺址。經由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進行考古探坑試掘,分別在大龍國小操場及學校周圍六藝廣場挖掘十處探坑,其中九處發現了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汛塘埔文化」特有的繩紋陶、石器、石槌、玉錛及箭鏃,此外也發掘出許多清代瓷器。 「汛塘埔文化」乃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距今3500至4500年,由大坌坑文化晚期演化而來,有著著名的繩紋紅陶。

    台北坌地重要史前人類生活遺址,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圓山文化遺址,舊稱巴大龍峒山,年代約4500-2000年。而其後代可能就是住在西面不遠處的巴琅泵社。原為台北平埔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巴琅泵社,又名大龍洞,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舊基隆河口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北面。

 

    2006年因臺北市政府,在四十四坎街柬隘門遺址旁拆除蘭州派出所, 進行所謂的「大龍峒文化園區」六藝廣場的工程時,發現大龍峒遺址。經由中研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進行考古探坑試掘,分別在大龍國小操場及學校周圍六藝廣場挖掘十處探坑,其中九處發現了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汛塘埔文化」特有的繩紋陶、石器、石槌、玉錛及箭鏃,此外也發掘出許多清代瓷器。 「汛塘埔文化」乃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距今3500至4500年,由大坌坑文化晚期演化而來,有著著名的繩紋紅陶。


    大龍峒,最早的名稱是巴琅泵社(paronpon),「番俗六考」和「諸羅縣志」上面,則寫成大浪泵社,根據荷據時期戶口表記載,此地原是凱達格蘭平埔族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屬北路諸羅番淡水總社二十三番社之一。荷
 蘭佔領年代一六四六年有社番十八戶,七十二人;(一六四八年)有二十五戶,八十人;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有十七戶,五十二人。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清代康熙四十八年陳賴章墾號所申請  核准的「大佳臘墾荒告示」,根據諸羅縣發給陳賴章墾號的墾單上面記載,當時拓墾的範圍有:「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一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脰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業經批准,著該社社商、通事、土官查勘確定……有田園約五十餘甲」等語,墾單上面的大浪泵溝就是後來所稱的大隆同溪,也就是經過大龍峒北面的舊基隆河,現己成中山高速公路下幾乎被加蓋的番仔溝臭水流。

    清乾隆36年間(1771)同安漢移民,向巴琅泵社租買的四十四坎街地,到嘉慶9年(1804)間商街興起建保安宮後,街商再聯合規劃設計為四十四間坎街。由現稱哈蜜街西面街尾福德宮,即西隘門舊址。左轉迪化街二段;大龍峒有名的百年陣頭武館-金獅團所在地。沿著大龍峒往大稻埕的奇峒古道,由酒泉街132號賣花店旁進入迪化街二段243巷,旁有王氏宗祠。迪化街二段306巷,聖公萬應廟,來到港墘夏寮萬和宮(祀福德正神)、保安社(陣頭的軒社) ,地名道出早期這是內河岸港墘。

 

    巴琅泵社位於近淡水河右岸,大同區民族西路以北、延平北路四段廸化污水處理廠以南。到清未年間和大稻埕奇母卒社合併稱奇泵社,敞由日治年間台灣堡圖註記番社找到。大龍峒社地現己似公寓舊社區,清代舉人陳維英老師,在巴琅泵社地建有文昌祠樹人書院。北面下坡為台北市聰學校及陳悅記老師府、西北面中山高速公路高架橋下,為明清年代舊基隆河道現稱大龍峒番仔溝。

 

2019 山水人文學會 執行長 吳智慶  0935606657  LineiD:OTK 2018 微信:A0935606657  (02)25812765  電子信箱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113-1成果展 - 台灣古典詩學暨詩詞吟唱

113-1成果展 - 跟著披頭四學烏克麗麗-林道元

113-1成果展 - 鋼琴與bass的混成教學-林有龍

精彩社區

近期活動

校園位置